一、崩塌的定义
陡倾斜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,因根部空虚,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,失去稳定,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、翻滚。这一地质现象称为崩塌。
崩塌具有多发性的特点,即发生过崩塌的地方,仍可能再次发生崩塌。
二、崩塌的分类
根据运动型式,崩塌包括倾倒、坠落、垮塌等类型。
根据岩土体成分,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。
三、崩塌的危害
崩塌的运动速度极快,因此,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。崩塌的规模大到数亿方(山崩),
小到数十立方厘米(落石),崩落距离可达数千米。
四、如何判定崩塌危险性
崩塌发生在危岩体或危险土体区,通常具有如下特征:
(一)坡度大于45度,且高差较大,或坡体成孤立山嘴,或为凹形陡坡;
(二)坡体内部裂隙发育,尤其产生垂直或平行斜坡方向的陡裂缝,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、裂缝即将贯通,使之与母体(山体)形成了分离之势。
(三)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,或有崩塌物发育,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,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。
五、崩塌即将发生的前兆特征
(一)崩塌的前缘掉块、坠落,小崩小塌不断发生;
(二)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,嗅到异常气味;
(三)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;
(四)出现热、氡、气、地下水质、水量等异常;
(五)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