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疆域辽阔,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,人为工程开发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因地而异。然两者具有较为一致的区域分布规律性。从总体上看,我国大陆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可作四个大区划分,以其分布位置、主要地貌和突出地质灾害命名,即:东部平原沉降区;中部山地崩滑区;西部高原冻土区;北部草原沙漠区。阿坝州主要与中部山地崩滑区、西部高原冻土区关联密切。 (一)中部山地崩滑区:包括从晋、陕、垅东的“黄土高原”经“四川盆地”直到“云贵高原”这一陕长地带。此区在地质上处于我国西部高原与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,即所谓第二台阶。区内河谷发育,地形切割强烈,大都雨量充沛。北部黄土、中部红色泥质岩层,易受侵蚀,南部石灰岩导岩溶发育。在经济开发上也是我国由东部向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,人口较密,水利工程、矿山开发、公路、铁路及城市建设都很兴盛,是我国工程活动对自然地质环境扰动最为强烈的地区。区内地质灾害以自然及人为动力成因的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和水土流失最为突出。 (二)西部高原冻土区:包括西藏、青海和川西部分地区。区内大部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,气候寒冷,地质灾害大都为天然动力类型,以冻土和雪崩为主,一些大河谷地有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发育。 对阿坝州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灾害,水土流失、土地沙漠化也日渐突出。 |